绘本符合孩子思维特点,能激发孩子阅读兴趣;绘本画面精美,富有内涵,能给孩子美的熏陶;绘本能激活孩子的想象,有利于孩子创造力的培养。
目前,各地区对“文化创意产业”的定义众说风云,不一而同,但可以肯定的是,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文化产业发展到“创意”时代必然产生的种新型产业,越来越受到各国各地区的重视。不论各国各地区对于“文化创意”产业的定义如何,出版业都被视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“创意与出版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无限上纲”(薛莹,2005)。
绘本,最早起源于欧洲,英文名叫“ picture book”,目前公认的最早的绘本是1903年英国儿童读物作家毕翠克丝·波特创作的《彼得兔的故事》,她自编自画了这本专门为儿童设计的图书。早期的绘本书是专指为儿童创造的含有图片的故事书,而我国在建国初就有了关于“ picture book”的记录,当时将其翻译为“图画书”,现在我们使用的“绘本”一词是从日本借过来的,也有人习惯于使用“图画书”这一名称。
我们可以将“绘本”拆分成“绘”+“本”,“绘”是它的内容,“本”是它的载体,由此可见绘本是以绘画或图画为主要内容的出版物。同时,绘本还具有图文合、图文共生的特点。通常,绘本都伴有少量的文字(也有一些绘本不具有文字),品质较高的绘本,通常其绘画或图画并没有依附于文字而存在,其本身就具有讲述性,富有动感,能够完整地传递出书中的故事情节、角色、气氛与信息,实现形象性和故事性的合二为一,这也是其区别于连环画与漫画的特征之。两次获得凯迪克金奖的美国画家芭芭拉·库尼对文图共生关系曾有一句相当精辟的解释:“图画书就像是一串珍珠项链,图画是珍珠,文字是串起珍珠的细线,细线没有珍珠便不美丽,项链没有细线也不存在。”
需要注意的是,绘本不同于单纯的插画类书籍,日本福音馆的绘本编辑、绘本研究者松居直,曾用一个简单的公式表示插图读物与绘本间不同的图文关系:图+文=插图读物,图×文=绘本。让图文完美整合、获得最独特的艺术效果,是绘本作家的终极目的,最能体现作品中创意的含量,也是绘本创作的精髓所在。儿童绘本的插图不是文章单纯的视觉说明,它包含的是所有的故事语。不识字的孩子,他通过阅读插图能读懂绘本的故事,所以不认识字的孩子也很喜欢绘本。绘本的插图到底能否阐述故事,已成为评价故事绘本最重要的要素
编辑:大咖绘本馆